新鲜资讯

文科,完蛋了 | 文科人人都想转码的时代,你是否应该随波逐流?

发布时间:2023-03-13

虽然文科被唱衰了很多年,但能如此惨淡,还是在后疫情时代。

 

连《纽约客》杂志都发出文科要完的感慨。作者是哈佛和ASU的高材生,他发现自己母校ASU的人文专业学生人数骤减过半,包括英语、历史专业等。

 

 

文科现状:下沉的泰坦尼克

 

2022年,仅有7%的哈佛新生计划主修人文学科。

 

近15年中,哈佛的英语专业学生人数减少了约四分之三,2020年仅有不到60人。哲学和外国文学专业也是如此。

 

这只是文科衰微的缩影。

 

据统计,从2012年到2020年间,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人文专业毕业生减少了46%,塔夫茨大学关闭了近半数的人文专业,波士顿大学也关闭了42个,圣母大学仅有半数保留,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甚至关了四分之三。

 

即便是Vassar和Bates这样的文理学院,人文专业也减少近半数。2018年威斯康星大学因招生短缺,曾考虑过取消13个专业,其中就包括英语、历史和哲学。

 

与此同时,健康科学、医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的大学学位比例猛增。以哥大为例,2002至2020年间,学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比例从10%下降到5%,计算机专业毕业人数却在增加。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很美,堂吉柯德的骑士精神也很迷人,但最终都敌不过现实的骨感。

 

在作者采访的几位学生中,有人喜欢意大利语,但最终选了商科;有人热爱文学,但最终选了数据科学。原因无他,只是“更加稳妥的选择”。

 

美国大学高昂的学费,毕业后求职的压力,都让那些文科爱好者望而却步。

 

哥大的英文专业教授James Shapiro表示,在纸媒衰微和金钱至上的挟裹下,文科没落的趋势几乎是不可逆的。

 

尤其是2007年之后,联邦政府、州政府、甚至大学本身给到文科的拨款都在减少。

 

比如作者的母校ASU,联邦拨款所占比例从2007年的28%骤减为去年的9%,学校只能开始走市场路线。事实上,很多美国顶尖公立大学都开始按私企的模式进行运营。

 

资本是逐利的,人文科学这类周期长、投资回报少的专业势必被边缘化。

 

大学的资金普遍向STEM专业倾斜,很多文科也疯狂转型捆绑理工科,营销方向就是学校好就业。

 

名校毕业生纷纷涌入高薪行业,谷歌、Meta、BCG、高盛成为天之骄子的Dream Company。根据Harvard Crimson的年度调查,哈佛2020届毕业生中超过60%进入了科技、金融或者咨询行业。

 

哈佛学生在茶余饭后讨论的是,扎克伯格夫妇又给哈佛的人工智能捐了5亿美金,科学工程学院又有了新的大牛教授。

 

如今还一心要读文科的,如果不是为爱发电,就是家里有矿。

 

来看看留学生评选出来的10大天坑专业,文科占比量极高👇

 

  1. 艺术

  2. 哲学

  3. 法律/医学

  4. 社科

  5. 建筑

  6.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

  7. 小语种

  8. 商科

  9. 教育

  10. 传媒

 

 

文科生就业难:不如转码?

 

有网友吐槽文科专业只有三种:考公考编专业、可转码专业和可撤销专业 。

 

有的文科生干脆摆烂:要不直接取消文科吧?反正就是背书+失业。

 

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2022年人文学科毕业生的就业签约率仅12.4%,远低于理工科毕业生。

 

今天校园靓仔,明天咸鱼待业。

 

相比于理工科,文科专业在国内外都不太好就业。有位博主汇总了自己和身边文科留学生朋友的就业情况,就......最后几乎没有人在做本专业😅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本科毕业生收入最高的专业清一色都是信息安全、软件工程、信息工程等热门STEM专业。

 

也难怪大家都要转码上岸,还不是因为文科苦海无边。

 

根据豆瓣的数据统计,文科生稳居转码意向的榜一。其次是商科、生化环材、以及各种“天坑”专业。

 

据说第一批“天坑专业“的受害者,已经在摆摊卖烤肠了👇

 

这些编导、HR、建筑等人文专业毕业的年轻人出于各种原因,离开了在社会认知中相对体面的行业,加入摆摊大军。

 

建筑这种天坑专业就不用说了,读最苦的书,赚最少的钱。几百万藤校读完,三十岁归来依然月薪刚刚过万。

 

而BAT的AI算法岗位,给应届硕士生的月薪最低就有2万,加上各种福利,总包能达到40万以上。

 

北美科技大厂的大包更是高到离谱,Meta的软件工程师应届生岗位年薪就超过22万美金。

 

于是我们迎来了人人都要转码的时代,某书各种30天转码上岸成功学。

 

问就是工资高、好就业,似乎学什么都“不如转码”。

 

 

潮水退去,文科转码还香吗?

 

然而转码也不是毫无门槛,HTML、JAVA、CSS、JS的课程都需要系统化学习,大家也不要过分迷信某书的30天转码成功学。

 

而且文科生转码在求职时的选择往往比较受限,只能选择要求相对没那么高的前端、测试、运维等薪资较低的入门技术岗。

 

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转码,IT行业更新迭代很快,想在这个行业站稳脚跟,意味着半路出家的你需要和本科起就在这条赛道上的同学一起竞争。许多岗位都会对专业、学历有硬性要求,而且这个行业的“年龄歧视”也依旧存在。

 

此外,从去年底持续到今年的美国科技公司大裁员,也让转码显得前途未卜。

 

今年Q1还没过完科技公司就裁了超过16万人,亚麻、狗家均裁员上万。Meta的第二轮裁员预计这周也会公布了,据悉裁员比例为13%。

 

疫情这几年,所有人都疯狂涌进大厂,码农几乎成了所有毕业生的Dream Career。动辄几十万美金的大包,到处都是30天转码上岸的成功学。至于这种增长是不是可持续,无人在意。

 

看看硅谷大厂这翻倍的员工增长率,真的能匹配营收和利润增长吗?如今不过是理性回归罢了。

 

退潮后才能看清是谁在裸泳。

 

文科生转换赛道,贸然转码,还需要慎重思考。

 

 

因所爱,而所学

 

“读书就是为了就业”

 

这是否真的是每个人学习的目的?

 

大学砍掉传统人文专业、经费纷纷向STEM倾斜,是否真的有助于培养人才?

 

在这个“是人都要转码“的时代,我们是否要如此随波逐流?

 

那些30天速成的转码高手,写的代码质量怎么样不重要,自己喜欢什么也不重要。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似乎所有人只关心包包够不够大。

 

物欲洪流面前,或许我们所有人都迷失了。

 

还记得第一次读到“横渠四句”时的感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也正是文科的使命感。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刘晓说,文科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

 

无论在什么年代,都需要有人坚守这份以天下为己任的信仰。

 

我们也希望大家能勇敢追求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不必太被外界的声音挟裹。每个行业都有起起落落,坚持所爱,而不是盲目追求风口。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如果一味认为“只有有钱才能追求理想”,有时候也可能会适得其反。

 

当然,不同国家地区的学习就业环境也不一样,究竟如何做好平衡与选择,可能真的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但也希望大家认真思考,在选校择业这一重要环节做出最适合自己的一步。

 

立即咨询清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