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某家公司发现自己的三位主管中有两个本科都来自于同一所大学,那多半不是巧合——
也许你的学校,决定了你未来能不能更容易走进顶级科技公司的大门。
“人脉重要”这句话,在硅谷是真的。
通过领英公开数据,College Transitions对美国十五家顶尖科技公司(微软、谷歌、苹果、亚马逊、Meta、Salesforce、英伟达、Adobe、思科、领英、Intuit、HubSpot、Spotify、Netflix和DocuSign)30,000名初级工程师的本科背景进行分析。
来源:College Transitions
就像美国大学在招生时会有自己偏好的高中,硅谷科技巨头在招聘时,也有更偏爱的大学。
想进硅谷,大学怎么选或许真的很关键。
今年排名前十的学校分别是: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卡耐基梅隆大学、华盛顿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斯坦福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来源:College Transitions
Target School的优势到底在哪儿?
其实不仅仅是对于硅谷的大厂,在任何行业的校招过程中,身处Target School的同学都会比semi-target school和non-target school拥有更多自带光环。
单独的网申通道
各大名企定期会派团队参与学校的Career Fair进行宣讲。招聘会结束后,学生可以通过校园内部网站投递简历,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截止日期。
获取面试几率更高
来招聘前,各企业一般会事先决定好分配给每个学校多少个面试机会。在投递简历后,来自Target School的学生得到回复和面试机会的几率更高。
Networking机会更多
Target School的校友资源强大,也会更容易进行networking,从而和内部人士建立联系,深入了解目标行业,甚至在找工作的时候获得内推机会。
科技行业到底喜欢招什么样的人
地理位置≠全部
在硅谷找工作,的确“近水楼台”,但像UIUC、密歇根大学、佐治亚理工这些院校虽然都远离湾区,照样输送了众多人才。
藤校≠通行证
在硅谷企业眼里,耳熟能详的藤校并还真不一定有工程背景硬核、CS项目扎实的UIUC和CMU也很吃香。
学费便宜≠教育差
前十名中有7所是公立大学,比如UCBerkeley、UCSD和UCLA。Common App报告显示,近几年公立学校的申请增长率远高于私立,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家庭青睐于这些性价比高的公立大学。
硅谷巨头Target School(部分)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毕业生在硅谷工作人数:1,041
硅谷最大雇主:Google
作为距离硅谷最近的顶尖公立大学,UCBerkeley距离硅谷车程不到一小时,是所有名校中与硅谷联系最紧密的一所,堪称硅谷真正的“人才发动机”。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全球科技领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力,不仅在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数据科学等STEM领域排名顶尖,也在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经济、法律等多个方向保持全美领先。
UCBerkeley最著名的王牌专业项目是EECS(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由工程学院和计算机系共同管理。在CSRankings的美国高校排名中,加州伯克利常年保持综合实力前五,在系统、AI、安全性等细分方向甚至位列第一。
来源:UCB
每年有超过600家企业前来UCBerkeley参与招聘活动,其中大多数为科技公司。许多课程本身就包含企业合作项目(Capstone),大二、大三开始,大部分STEM学生就已拥有多个实习经历。
根据学校统计,CS专业学生的平均年薪超过13万美元,毕业生多数进入Google、Meta、Amazon、Apple、Microsoft、Nvidia等大厂。
而UCBerkeley整体的校友数量也远高于其他名校,仅在硅谷工作的本科校友就超过1,000人,网络资源极其强大。
此外,UCBerkeley与硅谷大量创业公司保持紧密关系,校友创办企业如Intel、Apple、Tesla、DoorDash、LinkedIn等不胜枚举,形成了“从课堂到初创公司再到巨头”的完整生态链。
来源:UCB
在过去五年里,加州伯克利的录取难度逐年上升。2024年整体录取率约为11%,而CS与工程学院的录取率更低至5%左右。
-
国际生SAT中位数:1510–1560
-
GPA:建议不低于3.9
-
特别重视课外项目与学术兴趣的匹配度,CS录取常看中有无编程竞赛、研究经历或独立项目
UCBerkeley近年也大力投入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跨学科项目,推出Data Science本科项目,成为新兴热门方向。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毕业生在硅谷工作人数:598
硅谷最大雇主:Amazon、Google、Amazon、Meta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位于伊利诺伊州厄本那香槟市,其硅谷校友数量位居前列,成为硅谷人才的重要来源之一。
UIUC的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全美享有盛誉,其计算机科学专业在多个排名中位列前十。学校的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涵盖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网络安全等前沿领域。此外,UIUC的工程学院也是全美规模最大、研究经费最充足的学院之一,提供丰富的研究机会和实践项目。
UIUC与众多科技公司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每年有大量企业参与校园招聘活动。根据学校的就业报告,约90%的毕业生在毕业六个月内找到了工作或继续深造,毕业生遍布全球各大科技公司。其校友也在Google、Amazon、Meta等公司中担任重要职位,形成了强大的校友支持体系。
来源:UIUC
UIUC的CS录取竞争激烈,申请者需具备优秀的学术成绩和丰富的课外活动经历。
-
平均GPA:3.8以上
-
SAT/ACT成绩:SAT 1450以上/ACT 32以上
-
建议在申请中突出自己的技术能力、项目经验和领导潜力,尤其是在STEM领域的成就,或者申请+X项目,录取率相对友好
来源:UIUC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毕业生在硅谷工作人数:561
硅谷最大雇主:Google、Amazon、Meta、Microsoft
在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如果有哪所公立大学能用“全面”和“稳定”形容,那很可能就是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这所创建于1817年的老牌名校,被认为是最接近藤校教育质量的公立大学。不论是在工程、商科、医学还是社会科学,UMich的专业设置几乎没有短板。它不依托于“近水楼台”的地理位置,靠着自身硬实力,一路打入硅谷核心圈。
UMich工程学院特别重视交叉融合,不是简单的CS+X,而是真正地推动技术与人文、设计、生物等学科的深度结合,比如:
-
School of Information的Human-Centered Design
-
Data Science 项目与医学院合作
-
Robotics 研究跨机械、电气、CS 三系联动
而这些项目背后的资源配置、实验室水平,足以支撑学生提前在本科阶段进行科研训练甚至发顶会。
UMich虽然地处中西部,却与硅谷企业的联系极为紧密。每年大量来自大厂的校友回校做招聘、讲座和项目合作,形成强大的网络效应。CS、EE、数据科学、HCI、认知科学等专业对硅谷尤其有粘性,不少学生从大二起就开始远程参与湾区项目,暑期飞硅谷实习是常态。
UMich学生最大的特点是“资源利用能力强”。学校每年主办多场 Tech & Startups Career Fair,大厂和初创并行,工程类、数据类岗位齐全。你会发现很多学生不是“卷一个方向”,而是主动探索不同路径,有人去硅谷大厂,也有人进投行、咨询、NGO,甚至自己创业。
在硅谷,Google、Meta、Apple、Amazon、Tesla等公司都能看到UMich校友的身影,岗位覆盖软件工程、产品管理、UX设计、系统架构等多个方向。
UMich的性格与它的校园氛围一样低调:你很少看到它在社交媒体上大张旗鼓,但在美国本土的企业中很受认可和欢迎。
卡内基梅隆大学
毕业生在硅谷工作人数:641
硅谷最大雇主:Google
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号称计算机“女神校”,有着全球领先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每年被Google、Meta、Microsoft等公司批量“扫走”毕业生的学校之一。尤其在技术岗(Tech)中,CMU 是许多硅谷工程师眼中的“梦中情校”。
CMU的计算机科学学院(SCS)并不追求“什么都做”,而是集中资源深耕几条核心赛道,比如:人工智能(AI),机器人(Robotics),系统与软件工程,HCI(人机交互)。
CMU所在的匹兹堡并不富裕,但近20年城市在科技和智能制造上的转型,几乎就是靠这所大学带动的。Google、Apple、Uber都在这座城市设立了研发中心,目的就是为了离CMU近一点。这也意味着,即使不去加州,在CMU你也能过上“提前版硅谷生活”:大二就能进公司参与项目,平日里做TA、写开源、发paper,放假去湾区实习。
其学生的就业导向是所有顶尖CS学校中最明确的之一,不是FAANG就是创业。不少学生在本科期间就参与过完整产品研发,甚至创业失败再就业的节奏也很流畅。
CMU的本科人数不到7,000,但课程密度大、项目节奏快,学校几乎没有“摸鱼文化”。6:1的师生比让你很容易认识教授,甚至成为研究助手;而课程方面,无论是15-213(CS系统导论)还是15-410(OS开发),都是公认的硬核挑战。
但同时录取率竞争非常激烈,CMU本科整体录取率约为11%,但CS专业的录取率仅为7%左右。
-
SAT区间:1500–1570
-
GPA均值:3.9+
-
高中Top 10%:占比超过90%
-
国际生中,中国学生近年每届录取在200人左右,CS专业录取极少
来源:CMU
虽然Target School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也请记住,学生与学校的匹配度一样在选校条件中至关重要。后期的个人努力、面试表现等,也会成为影响你最终是否能够大厂上岸的关键因素。
清柚祝福各位即将准备升学的同学都能拿到梦校offer,未来一片敞亮!